也谈火车票:中国的缩影

在大多数人眼里,我不是一个爱旅行的人。无论是在曾经财大人的眼里,还是如今在兰卡的中国人圈子里,我都不是一个旅游者。理由很简单,我既没有去过周边的庐山、凤凰和张家界,甚至于没有去过武汉的磨山和植物园;也没有去过伦敦和苏格兰高地。尽管我也曾到过长沙、北京、东京和夏威夷,可那都是出公差,却未曾旅游过。

既然不出门,自然也就很少买票。如果不是因为这学期参加了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门课程,恐怕我连那张Young Person Card (英国的一种学生火车票打折卡,所有的票都可以打1/3的折扣)都会被浪费掉。每周的曼城之行和购票似乎成了我的一门必修课。每周五上网购票,买一张10磅的往返票,然后去火车站POS刷银行卡取票。一切都在瞬间完成。以至于,我几乎淡忘了火车票购买的“难度”。

这次回国度假,因为要和婷婷回她湖北老家,而后辗转回到江苏,火车票购票的难度终于重新又提上了日程。多谢我国铁老大的毫无公德心的恩赐以及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火车票的购票,尤其是在重点节假日和春运期间,是一件费心而费力的苦差事。以至于某年国外媒体甚至称春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人口迁徙活动”。

好在今年赶上了铁道部的12306网站的开通,我不用去跟票贩子做非常不平等的交流,而坐在电脑面前刷票。但是,我显然是被英伦的生活磨直了大脑,事情远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在大清早我购票的时候,放票后短短一分钟内,硬卧,软卧已告售罄,我在抢下了两张硬座以后的两分钟内,该车所有带座位售票都已然售罄。此等速度,恐怕在世界上也无人能及了。试问:对于只有苦苦排队的民工兄弟们而言,他们如何能购到票?

如果说购票已经让我略有恼火,那么我去罗湖车站取票恐怕就是真正的高潮了。一般取票的过程分为三步:验证证件-核对订单信息-打印车票。这个过程在英国的自动终端上不需要1分钟,可我们敬爱的铁老大的售票MM却花了十分钟。原因呢?她们似乎根本不会使用这个系统,以至于出票时旁边还有人现场教学。同时,我瞠目结舌的发现他们居然不会使用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而是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手工输入。以至于我跟周围排队的朋友开玩笑说,也别搞了,直接把键盘鼠标拿出来,我自己来解决吧。

当然,铁老大的服务态度的确有待加强,但是却也不代表我们消费者一点问题都没有。我在过去的一年里习惯了照章办事,却发现这一套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比如外面的通告显示:所有的换票都在某一地集中进行,但是大厅内却又设立”互联网换票窗口“;打着”互联网换票“的窗口却也同时受理电话订票。而当我看到一个兄弟因为今年身份证限制而大吵大闹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人还远没有到达有理说理的层次。或者说句不客气的,跟中国人,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讲理,或者,无理可讲!而这个,恐怕才是现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根源吧。

作为一个法制国家,或者说是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其前提就是所有的成员必须能够自觉,或者强制接受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其实分为道德和法律两方面。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却只包括了最低限度,而更多的约束则是基于道德的自我约束。而这种自我约束的水平和层次则是代表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可悲的是,新中国的破四旧,固然破掉了过去的陋习,却也去掉了国人心中应有的良知。华为的狼性文化、票贩子的极端逐利、小悦悦的无人理睬、731动车事故政府的不作为都说明了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政府高官,都丢掉了做人应有的人性。而这些东西,归根到底,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有句话说的很好,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性的提升,道德的彰显和社会风尚的提升是需要时间和积累的,而不是几句来自党中央的口号所可以解决的。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时间和积累必须以”民智初开“为前提。如果一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连基本的公平和正义都没有解决,恐怕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蒋公在百年前推行的“训政”制度了。只是,这种制度是当局愿意看到的么?显然不是。要不他们的子女该何去何从?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