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英伦文化之胡诌

有人说,岁月如歌;却也有人说,岁月如刀,其中个中滋味,恐怕如人饮水,冷暖唯有自知了。翻看我的博客,发现上一篇日志距今已有半年之久。或许,我们都太忙了,抑或心累,已经难以写出飘逸的文字,青春的华彩。毕竟,青春如英国的夏天般,来无影,去亦无踪(笔者注:2012年英国夏天尤其短)。然而,事情真的如此么?或许只有真的当某一件事情到来的时候,你才会真正发现现实的可怕。

掐指一算,自2011年的春节前夕踏上这片西方的土地,时间已经过去了18个月。然而,如过去的时光一般,这“一年半载”过得颇有些波澜不惊。不知道这种经历应该是理解为生命的浪费呢,还是理解为一种生活的经历。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多次跟其爱子提到年轻时在瑞士所经历的那种闲暇的美好时光。显然,这种欧洲式的闲暇和宁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类似的,著名的思想家卢梭也是在一潭水池边完成了他的著名作品《瓦尔登湖》。然而,鲁迅先生却告诫我们,当你无法在“沉默中爆发”的时候,你基本就会在沉默中“灭亡”。于是,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喜欢英国的红茶,尤其是出产于约克郡的“约克红茶”。其原因有二:一则是它便宜的价格,还经常能遇到买一送一的活动;其二,则是我喜欢红茶的那种暖暖的,缠绵而厚重的味道。一如英国的生活,平静而不奢华,缠绵却又厚重。在一个宁静的下午,听着小提琴曲,品着红茶,忘却时间和世间,静静融入到整个天地间,思考一些永无答案却又很有意思的话题,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只是,这种时间并不多,因为即使在英国文化中,下午茶一般也是相对小资的享受。

英国人永远是彬彬有礼的,哪怕他们背后把你骂成62500(250的平方)。这种特性也决定了他们骨子里的傲慢。正如英文报端常见的称美国为表兄弟。他们的这个美国表兄弟可是让英国人既爱又恨。尽管已经是一个没落的帝国,英国人却有着无知般的自信,甚至于自信到不愿意接纳一些在我们看来更优化的解决方案。如博士培养。而当在英国这个社会待久了以后,你会发现,其实这种可怕的自信并不是英国的专利。

由于我的专业优势而得以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英国分别把持了会计准则发展的两头。而在金融领域,欧盟央行(ECB)似乎也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和实力与美联储抗衡的主体。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个特点:欧洲和以北美为代表的团体分别有着独立的学术团体和学术期刊。尽管两者都有着水乳交融的特色,但却仅存于非常高端的领域。诚然,这种独立性可以理解为基于不同的制度体制和风格,然而放大了说,却也彰显了他们的自信。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学者整天梦想着用别人的语言去向别人讲一些只有自己人才听的懂的故事的行为,则颇有讽刺意味了。

文化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因为它永远会给你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初来海外孩子都会很鄙视印巴人的英语,觉得我们的英语口音更标准。然后随着交流的深入,我们会渐渐发现其实国人的英语是非常差的——因为我们是在口音的外表下掩盖了大量用词不当和表达欠佳的毛病,而这反而造成了沟通问题。类似地,如果你去问一个英国人一些社交潜规则,他恐怕也会一脸茫然。正如Cox在他的那本风靡英伦的“观察英国人和英国性(Watch the Englishness)”中所言,你往往很难捕捉到一个你熟悉环境的特色。如:英国人永远跟你抱怨天气不好,却并不希望你跟着抱怨;英国人会唯唯诺诺地说Sorry,却心里并不认可。。。作为一个外来文化者,其实冷眼旁观这些反而能带来更多的乐趣。当然,这里也有一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不少朋友(尤其是年轻女性)经常会为了所谓的融入而邯郸学步,最终不着边际而难免失落。

这种文化的冲突有时并不会过多表现在猪手和鸡爪之类的问题上。更多地,他们表现在工作中。依我个人经历而言,中英文的文字表达和思想阐述在学术类文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我导师也经常读不懂我所写的论文,尽管其中并没有语法错误。不知道这种感受是不是类似于我们看到《哈利波特》时的句子变成“伏地魔桀桀冷笑,一掌将哈利荡开五尺:‘此等雕虫小技也奈何得了老夫?阿哼!看杖!‘”呢?类似地,我们很难了解英伦儿女到底在想什么,当然,反之,他们也不知道我们在想啥。

某人在挚友家小坐,闲聊间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BBC(英国出生的华人,非英国广播公司)都不会讲中文。而与此对应的是,美国却有大量的ABC至少可以听说。此种现象实为有趣。于是我们进行了一番探讨。经过好友(此君为社会学未来新星)发现,原来大多数BBC家庭行业皆围绕炒菜展开,与美国大多数出身教授家庭(美国近年来华人移民多为高学历人士)相比,其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此种不对称性则有可能进而影响其子女融入英国文化的动机(即面子问题),然而在我看来,英伦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和排外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吧。要不为什么那么多人嫁给老外?(扯远了)

欧洲文化讲求人的个性和独立,这似乎是来自于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委曲求全而丧失自我,其实相比较保持自己的特色更危险。所以,与其做一个毫无规则的文化皈依者,我更愿意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因为这样的角度,给予的不仅仅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更也是一种思想的释然。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