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Depression Only

摘要: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戏,那么在天朝上研究生将会是您人生重要的一课。本文以经济学基础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非现实,调侃等非正常逻辑思维和手法展现了我天朝研究生生活之特色。本文发现,同发达国家,以及大多数新兴市场的研究生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激情与刺激,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博弈过程。限于篇幅,本文仅抛砖,并未提供严格数理分析以及福利分析。此等可作后续研究之方向。

或许我就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以至于到了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才对研究生生活,尤其是中国研究生的悲哀,有了一次初步的了解。话说,做学术的人需要淡泊名利,更需要有那种执着到犯傻的地步。现在我懂了。因为在你能够真正的看破红尘之前,想做很好的研究真是难上加难。高水平研究本身已经对人的智商和体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要做到完全抗干扰,却是万万难以办到的。在这里,我们终于知道了一般均衡严格假设在现实条件下的苍白无力,也知道了Nash教授几十年前那薄薄的几张纸的毕业论文所包含的能量。

在转型经济和新兴市场中,监管往往是非常薄弱的,而薄弱的监管往往会带来一大堆的问题,比如人性的丑恶可以极大的得到发挥。因为在这个环境里,具有强制性的法律对过度的行为并没有约束力,而基于人性最本质判断的道德标准则可能由于人文素质等原因而趋于消逝。这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状态,因为秩序已经不再存在,任何人都可以做本性的决策。而亚洲教授,无论是在北美,欧洲,大洋洲还是亚洲本身,口碑都不是很好,或许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制度背景吧。难怪某BBS上有位哥们说,在亚洲出生不是我们的错,但是在亚洲上学那就真是我们自己的不对了。但是在预算约束下,这种行为无疑成为了“被次优化”的一个结果。

作为转型经济的一个特例,我们伟大的天朝,则是更是发扬了这种曲折不挠的精神。基于人民是XX主人的原则,研究生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学校和自己的主人。在亚洲其他地区的那种高额奖学金加补助来招纳Push对象的资本主义策略是我们所不耻的。更多的,我们是自觉的新新人类。我们自己支付自己的学费,然后感激涕淋的领到了10%的回扣,我们享受着1.3-1.5倍的平均物价和房租,享受着农民工般的待遇。更有甚者,著名的投入产出模型在此也失去了诺贝尔奖的光辉,因为这个模型实在无法解释在产出几乎为0的情况下,却有着高额货币资本和劳动力资本的双重投入。此种状况,想必凯恩斯教授从坟墓里爬出来都没法解释啊。算了,还是去求脚下马克思教授和恩格斯专家吧,或许资本论的第四卷题目可以是:Higher Education in Socialism: Asymmetric Role on Input and Output

这里还是个博弈论的试验场。博弈论的精髓“根据对方的策略来决定自己的策略”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贝叶斯均衡在这里有着完美的用武之地,因为你发现先念概率永远是笑话。想考博士么?来吧,我们绝对“以人为本”。怎么说?你有丰富的科研经历?你有很好的外语基础?哈哈,对不起,亲爱的,以”人”为本说的可不是你,是你的推荐人。没有推荐人?你以为你是商鞅?没人推荐,恐怕您的一身武艺只能自己拿个DV拍下来看着玩了。再说了,就算是商鞅,他老人家还不是照样被完美分解了。同样,这里也需要转型经济理论来说事儿。在转型经济下,(省略若干字),Relationship可是最重要的,跟美国教授拿着自己的声誉去推荐人是两码事儿。要知道,我们是礼仪之邦,我们讲究礼尚往来,同时要求迎来送往。

不过既然是转型经济,那就不是个均衡状态,就会有发生转变的时候。事实也如此,在某些经济和人文素质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的某些区域,此类单纯的犯傻行为已经得到了逐步的纠正。Output已经不再是0,货币资本终于开始由方程的一方挪到了另一方。严重倾斜的天平慢慢开始平躺。但是新问题也来了。基于这些地区特殊的治理结构,这些地区中的学校开始了蜜月期。什么叫做蜜月期?非诚勿扰!

谨以此文献给同在一条战壕里的兄弟姐妹们!

注:对阅读此文深感困惑的朋友们而言,尝试一下研究生生活将有助于促进您对本文的理解。

声明:此文系头脑发热胡思乱想基于非理性思维所作,仅供饭后消遣,持不同观点者请绕道。

3 thoughts on “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Depression Onl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Junjun'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