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读《Nothing to Envy》

终于在新来的Kindle Touch上看完了这本《Nothing to Envy: Real Lives in North Korea》。这本书我9月份买的,当时亚马逊售价4.6英镑,而就在刚才,这书的价格已经跌到了1.09磅(Kindle版本)。对于一个痴迷于钱的会计系学生而言,这种消息显然是不幸的。但是好处是,我提前几个月仔细看完了这本书。或许,这也是一种守恒吧。或许今年以来我的英文水平相比较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也或许是因为新Kindle Touch有了官方的英汉字典,我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有了不错的提高。尽管很多人说使用英英词典更有助于学习英文,但我要说,这类词典对于阅读是不利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认识的单词大多数是名词或者形容词。而英汉词典的效率显然要高得多。当然,如果我们希望进一步去了解,那英英词典或许更好。

Nothing to envy cover _UK
Nothing to Envy的英国版封面

与我之前见过的其他书不同,芭芭拉的这本书颇有些女人味。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文字极其优美,给人以一种春风扑面的感觉。与大多数网上的各种游记不同,这本书在叙述故事的时候采用了近乎白描的写法。尽管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隐隐地嗅出一些政治味道,但是却含而不露,而是把人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放在了第一位。事实上,这种写作手法,是非常值得国内的新闻记者们去学习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本书从朝鲜平民的生活入手,把故事的详情娓娓道来,并有意地绕开了很多敏感区域,如对意识形态的过度批判,对于某些政府行为的过度指责,或者干脆对于某些现象不屑。或许,这也是这本书为什么能够在亚马逊上得到好评如潮的礼遇吧。正如作者所言,她所叙述的一切都尽力保证了其客观性,而不是简单的不加验证的复述。

作为一个 80后的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着先天的优势,相似的文化和经历让我们有时更容易把握一些细节。当读到Mi-ran和Jun-sang的爱情,Mrs Song对于国家体制的盲目崇拜,Dr.Kim的从医经历,Kim Hyuck的遭遇,Oak-hee的叛逆时,我并没有西方读者的那种不可理解。相反,他们的故事中所提到的很多事项,读来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就类似于我跟东欧的一些朋友讨论社会主义一样。尽管往事不愿意提起,但是谈来却有一种很特别的亲近感。只是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朝鲜一旦开放,他们会怎么办?

按照芭芭拉的说法,这本书历时七年写成,其中跟踪采访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这种时间上的准备显然是有效果的。因为深入细致的采访使得本身的描写活灵活现。在Mi-ran和Jun-sang谈恋爱的描写中,我甚至可以模拟出一个少女和一个少年,在漆黑的马路上手牵着手往前走。他们没有任何走向哪里的想法,而只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着。在Jun-sang去平壤上学以后,他给Mi-ran的书信中所摘抄的语言,以及他们假期的相逢中,无不透露出爱情的魅力和清纯,尽管他们身处的国度并不自由开放。而同样的,Mrs.Song观念的转变,对于她老公Changbo的怀念,以及后来因为生计不得不放弃她的信仰而投身于“资本主义”事业时候内心的挣扎,都显示出了这本书柔情的一面。因为它是在讲“人”的故事,它不是政治书,更不是国防部发布的人权白皮书。而这本书真正打动我的,则是有三个方面:纯洁的爱情、思想的觉悟和市场经济的萌芽

  1. Miran和Jun-sang的爱情:一场注定不可避免的悲剧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心中很不是滋味。因为这本书实在是让我想到了太多的东西。记得当时正是深夜。我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给乖乖发了一条不着边际的微信:“看米兰(Mi-ran的中文翻译)和俊相(Jun-sang)的爱情,我想乖乖了”。本来我没指望她能看懂我说什么。不过事实证明我低估了她的智商。事实上,他们俩的爱情很是单纯,甚至于远高于我们学生时代的爱情。正如Mi-ran书中所言,我们花了三年来牵手,又一个三年才接吻。而当Mi-ran借着学校买玻璃的机会溜到平壤去看Jun-sang的时候,Jun-sang想给她去开一个房间。他的目的只是希望梦中的女神可以睡个好觉,而却从来不曾想到别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最终却没有修成正果。这既让人惋惜,却又是注定的。事实上,即使不离开朝鲜,他们的爱情也很难取得正果。因为他们的家庭背景差异太大了。这么贸然下结论必然会招来善男信女们的臭鸡蛋和烂番茄。但是这却是实话。试想下,无论是我们的父辈,还是我们80后的婚姻,有多少是不考虑”等级“的呢?只是他们关注的是songbun(家庭背景),而我们更多的考虑是学历,收入和知识结构。如文中所言,Jun-sang在清津市的电影院门口发现了美丽的Mi-ran,然后被深深地吸引。显然,这个情节是极其浪漫的,但是对于恋爱和婚姻来说,这却是不够的。按照某些妹子们的观点,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其实我觉得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上下半身之间的狭长区域),那么如何把这个思考行为转换到上半身就是一门重要的学问了。而这一门学问做得好不好,则是能否从花前月下走到红地毯的关键。但是对Mi-ran和Jun-sang而言,似乎这一点比较难。

    其实从书中的语言不难读到他们之间的潜在裂痕。就在Mi-ran离开朝鲜最后一次见到Jun-sang之前,她已然没有了热情。因为她觉得他们的感情可能已经走到了尽头。Jun-sang大学毕业找了个研究员的工作(注:后来我发现Researcher在朝鲜好像有大学老师的意思)。对于他而言,要放弃拥有的一切而回到清津,那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毕竟如果他们俩结合,那Jun-sang可能就丧失了特权阶层的身份和加入劳动党的资格。其后果?那他们的子女就会继续重复Mi-ran或者其他人的生活。因为在朝鲜,非劳动党党员几乎没有去平壤居住,上学和找一份体面工作的资格。事实上,我隐隐觉得这种看不到希望也是Mi-ran直接愿意出走中国,然后到韩国的原因之一。

    其实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中国,尤其是我们的父母辈,但是版本不同。我们50年代大跃进,文革这段时间,身份也曾经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所谓”出身不好“的人,上大学,找工作,入党都是问题。当然,跟Jun-sang和Mi-ran他们相比,我们似乎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的父母跨身份结婚的比比皆是。但是后果呢?事实上,这种”乱点鸳鸯谱“促成了80年代离婚潮。其原因很简单,当你发现你的枕边人根本无法去理解和交流的时候,你又如何能真正地去维持婚姻的和谐呢?网上很多文章,书店也有很多书,似乎都在教我们如何谈恋爱,如何结婚,如何白头偕老。事实上,这个事情并不难做。那就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欣赏。只是,即使对于那些写书的专家们而言,要达到这个境界也非易事。当然,我更倾向于理解为:如果他们能做的这一点,他们或许会用这个时间来陪老婆看电视,而不是来写这个破书。

    至于Mi-ran到韩国后是否幸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本书大量的篇幅看,Mi-ran应该是跟芭芭拉聊得最多的一个人。不过这也容易理解,因为在所有人中,其实Mi-ran的日子是过的最好的,甚至于开上了车。正如书中所言,”Jun-sang设想过他和Mi-ran见面的种种情景,但是却没有想到他们中间的隔阂居然会是一辆车“。其实这也说明了他们在到达韩国以后地位发生了逆转。Mi-ran已经适应了韩国的生活,但是Jun-song当时却是最困难的时候。有时候我都在想,Jun-sang这样离开来到韩国是否有意义?

  2. 思考者的觉醒:痛苦还是救渎?

    相比较其他人逃离朝鲜,Jun-sang无疑是特殊的。他出身于日本背景家庭,所以即使在”苦难的行军“这段日子里,他都可以基本做到衣食无忧。甚至于因为有外汇的帮助,他有着很好的生活条件。按照常理而言,他绝对是最不可能离开朝鲜的。但是,他却离开了。其缘由就在于思想的开化。上大学的机会,使得他开始接触一些普通民众无法接触的书本。比如苏联解体的启示录,东欧剧变的相关著作,英美文学的作品。如Jun-sang所言,他羡慕《飘》中斯嘉丽的敢爱敢恨。更重要的是,他利用手中的外汇买了一台电视机,并开始收看韩国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终于让他心中所有的知识体系都土崩瓦解。而他可能不会知道,做一个笼中的思考者,远比一个自然界的雕塑更为痛苦。

    书中大量的文字都在描绘朝鲜的宣传体制。事实上,若假定书中描写相对真实而客观,我们就不难理解朝鲜民众的行为。如我们在Youtube的朝鲜官方账号里看到的金日成和金正日去世时民众痛苦的惨状;以及我们看到张成泽被处决之后民众热烈的声讨。我充分相信他们大部分的都是真实的感情表达。更重要的是,我记得数年前有个医疗救助小组进入朝鲜给当地居民做白内障手术。当他们撩开纱布,看到东西时。他们第一个感谢的居然不是他们的大夫,而是跑到金家父子的像前表忠心。尽管如书中所言,Dr. Kim发现”如果周围人都在哭而我没有哭,那我的处境就不太妙了“,所以其中有着一些南郭先生小姐们。如果大家不信这种表达是真实的话,那就请看下1976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去世时候民众的表现。你会发现当时的北京和今天的平壤竟然是如此的相似。有些愤青会说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而我想说的是,若把我们放到那个环境里去,说不定我们哭得比死了爹妈都伤心!这就是环境的力量。

    正如大师所言,”难得糊涂“也是一种境界。如果Jun-song没有看到那些著作,没有知道东欧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和英美文学作品,或许他会过得很开心。利用他爷爷和叔叔们给的日元去外汇商店买东西,给他心爱的Mi-ran买发卡,然后老老实实地在平壤做研究。或许他不会成为Mi-ran的丈夫,却可以加入劳动党,可以在平壤安安静静过一辈子。一边吃着玉米面和蔬菜,一边大骂American Bastard(美国混蛋)。但是,事实无法逆转。他已经读懂了他所不该读的东西,他知道了外面的世界,他也从井底爬到了井沿上。一切的一切,他都已经看得太明白。或许他不能真正地明白市场经济和互联网,他却依然看透了自己的环境,彻底否定了自己从小所受的教育。这种冲击是巨大的,犹如晴天霹雳,足以击垮一个意志不太坚定的人。事实上,结果也是如此。因为Mrs. Song一直到踏入中国,看到中国的电视之时,依然不愿意相信她所看到的一切。

    于是他出走了。他的出走,或许是为了投奔所谓的自由,更或许是为了Mi-ran。只是他不知道,当他还在朝鲜当大学老师的时候,Mi-ran已经是为人妇,为人母。我想Jun-song肯定对他过去的犹豫和自私后悔。可是他有更好的选择吗?显然是没有的。只是他应该是来到韩国以后打击最重的一个。他一下子从一个社会精英(大学老师在朝鲜地位应该不低)沦落到了社会最底层(书中说他一直在餐馆送外卖)。昔日那种相对惬意的生活已经荡然无存。更重要的是,他的所学在韩国毫无用处。对他而言,无论是生活还是知识层面,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显然,这是非常难的。书最后说Jun-sang重新开始了学习,希望毕业以后可以当一个药剂师。或许,这对他而言,是目前能做的最好的结果了。

    但是问题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因为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了一个立场和价值观的问题。书中的表达似乎更赞成Jun-sang前往韩国。因为他相当于是投奔了自由,选择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好意思,固定思维了)。而对于Jun-sang本人而言,他却承担着梦想的破灭,技术的无用和一种莫名的悲哀。更重要的是,他的出走显然也给他的家人带来灾难。在朝鲜,逃离朝鲜可是可以按照“叛国罪”论处的。别说Jun-sang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官员,1997年在黄长烨逃入韩国大使馆的时候,他的家人儿女都被送进了劳改营。这种连坐制度涉及祖孙三代,大有赶尽杀绝的味道。所以我一直以为,Jun-sang应该是六个人里面最惨的一个。

  3. 市场的演化:原来这其实是一种自发行为

    如果说有遗传,那我相信Mi-ran最后的幸福绝对来自于她母亲的不安分基因。当90年代初朝鲜的粮食供应出现问题,人们不得不通过货币来购买食物的时候,货币的价值终于得到了体现。而对于一个处在几十年的配给制中生活的人而言,要迈出这一步是何等的艰难。当Mi-ran的母亲想到买一个二手的冰柜,并使用各种我们匪夷所思的材料,比如玉米什么的,做出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冰激凌“的时候,作者也在暗暗地展示她和她家人相对美好的前景。土法锻造冰激凌的成功,以及迅速打开市场,使得她在Chong Jin当地的冰激凌市场站稳了脚跟。事实上,这个商业行为显然使她更容易地度过了一些危机。以至于在Mi-ran后来读师范学校,因为粮食危机而不得不周末回家的时候,他们家依然可以获得一些食物。尽管其中也有她姐姐的帮助。

    Mrs. Song涉足商业则显得更为被动和无奈。与书中其他人相比,Mrs. Song绝对是个主体思想的铁杆粉丝。甚至于连Chang-bo,她老公,从国外媒体上看来的消息都不信。但是这种坚持后来也让她吃尽了苦头。由于Chang-bo的单位发不出工资,她不得不开始变卖家产,甚至于房子。在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她终于决定放弃理想,开始生意。而她涉足的生意则是卖饼干(Cookies)。文中说道她的生意还不错,事实上,后来她在女儿被抓回来关到集中营的时候,已经有了钱去行贿,并把女儿捞出来,已经充分说明了她的财力。当然,她对于老公的去世,和没有给儿子买抗生素而抱憾终身。事实上,在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人都是自私的。

    市场真的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尽管我读的是相关专业,却也没有真正去体味过市场的作用。当朝鲜的粮食危机爆发,工资发不出来的时候,市场的自行繁衍却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做帕累托改进。我不知朝鲜人是否会跟我们一样去学习马列主义中的政治经济学。如果学过,那么他们的发现和感受正好给这套所谓的”剥削理论“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因为人们对于钱和粮食的需求促使他们开始交换。或许是Dr. Kim手里的药品,或许是Mrs. Song家里的房子、电视机、衣服和衣柜,也或许是Mi-ran母亲手里的冰激凌和Mrs. Song手中的饼干。但是这些商品交换提高了流动性,其实也间接地部分解决了粮食危机。当然,人们也学会了什么叫经济。因为他们终于从直接去果园偷水果这个原始时期过渡到了开始变着法子赚钱这个高级时代。而事实上,他们所做的,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商品买卖。

    如书中所提到的,人们为了赚钱,居然还开始有了卖淫活动。这就颇为匪夷所思了。要知道,在朝鲜,大部分人因为吃不饱饭,个头矮小,体力差。他们居然还有这个能力来玩女人(或者被玩),我实在是佩服有加。当然,在生存收到威胁的时候,一些伦理道德,甚至法律都是苍白无力的。朝鲜也是一个颇为重视礼教的国度。试问,若人不是被逼到绝境,谁愿意把自己卖到中国去呢?书中有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些不会偷窃,不会做生意,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人,终于成了苦难的行军中的第一批殉道者”。是啊,其实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地看到人性是多么的无力!

    其实在各种压力下,人的潜力往往是无穷的。信仰在这时候几乎成了笑话。但是书中有一点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政府的“秋后算账”。由于清津远离平壤,是一个重要的北部港口,对于平壤的一些精神的执行力度很弱。而个人自由贸易的兴起,不仅仅解决了当地的供应系统瘫痪而带来的危机,也使得当地人变得相对富裕。事实上,之所以清津地区出逃的人多,除了因为靠近图们江,其相对较好的经济条件也成了他们离开的一个重要保证。然而,他们的自救行动不但没有得到政府的夸奖和推广,反而却引来了部队的进驻和大规模的肃清。如书中言,很多当年偷电线的人直接被枪决。而且粮食贸易被进一步限制。不得不说,朝鲜真的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度。

  4. 写在最后

    看完这本书,我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果朝鲜开放,朝鲜人会如何应对?金三胖的行为最近很是诡异,我真担心他还能坚持多久。不过对于这个神奇的国度,显然是不能用常理来痕量的。只是我觉得,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或许是预测朝鲜的一个很好的工具。目前学界的一个公认说法是大跃进,反右和文革其实几乎错毁了我们所固有的社会层级和文化。现在的中国人几乎依然变成了”缺乏教养“的代名词。人们为了金钱和利益可以不要一切。亲人可以出卖,亲情可以不顾,男女的爱情可以变成赤裸裸的床上交易。简而言之,钱是万能的。

    朝鲜一旦开放会怎么样?我想他们的问题会更严重。按照书中访问对象所言,现在朝鲜依然实行严酷的连坐制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府官员的下马会引起所有相关人员的大清洗。玄松月因为一句”以前李雪主也是跟我们一样玩“直接导致了整个乐队解散,多人(包括她自己)享受了高级别待遇——当着家人被机关枪扫射。据路边社消息,每人享有30发子弹。而朝鲜更是遍布着”有编制“的五毛们,随时监督人们的言行。稍有不慎,直接劳改营的下场。如书中所言,所有访问对象在朝鲜的家人基本都去了劳改营。

    这样的体制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到冰点。当父子间,母女间已经不能做到无话可谈,甚至于夫妻间都要有所保留的话,我很难相信在开放后这个社会形态会如何。可以预见的是,他们会比改革开放初期的我们更不要命,更不讲底线。不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不同,朝鲜有着很愿意帮助他们的韩国。这或许会在他们开放的初期稳定很多。不过谁知道呢?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当朝鲜的民众真正地看到外面的世界的时候,他们会绝望,继而崩溃。一切如现今东欧对待社会主义那般极端情绪。

    这书给我的冲击,不仅仅是他对于朝鲜的描述,还包括了他对我童年的冲击。我90年代初上学,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了10年。但是我们却依然是唱着红歌,戴着红领巾,听着雷锋的故事长大的。我不知道如果我有了孩子,我会如何去跟孩子讲这些东西。如果我告诉孩子真相,我怕学校老师会说家长不配合工作;但是如果我不跟孩子去讲明现实的东西,我会觉得我作为家长是失职的。当然,或许是我想太多了。因为等我孩子上学的那一天,我想这些教育应该已经淡化得很厉害了吧。

    当然,这本书其实也有些问题。正如作者在前言所述,很多脱北者会为了迎合媒体和大众的口味,而去夸大和故意歪曲一些事实。最简单的,就是书中大量存在着的内心表述。尤其是Dr. Kim对于金氏政权的厌恶。要知道,即使是Jun-sang这样的优秀学生,也是在进入大学以后才通过书本知道了相关的知识,而Dr Kim在这方面显然渠道是很有限的。就像文革期间,我很难相信一个从来不听VOA,从来没读过哈耶克的人会想到反对他们敬爱的毛主席。要知道,即使是今天,中国人中间又有多少人西方学界对于他们的评论呢?即使在今天,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经济学家这类顶级杂志,在国内也依然属于小部分人群的谈资。只是这种倾向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政治含义,而是变成了一种小资行为罢了。

    这是不得不提下我们可爱的中国游客。朝鲜官方曾经有过一个统计,大致说明每年90%的海外游客都是中国人。而中国人为什么愿意去那个国家?其原因无非是为了回味下三四十年前的自己。甚至于我的父亲都跟我提过,我也应允过他等我工作了带他去朝鲜玩。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的愿意去跟导游聊一聊他们的“主体思想”,耐心地去听听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官方看法呢?纵观网上的游记,我看到的更多是他们刁难导游,大有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架势。以老大哥的姿态,去问人家赚多少钱?房子医疗怎么样?对于这样的游客,如果我是导游,我也会对你不那么客气的。为什么,你没有学会尊重他们和他们的国家。

    包括芭芭拉也在书中说,其实游客到朝鲜看到的基本都是假象。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且天衣无缝。事实上,若不是朝鲜政府如此要面子,90年代的苦难行军日子会好过得多。但是即使如此,芭芭拉认为其效果依然远远低于五十年代末中国的那场大饥荒。对于西方读者而言,这种牺牲个人利益来换取国家利益的行为简直就是疯狂。但是对于我们而言,或许在读到这类文字时,反而会会心一笑。因为,很多东西,其实我们也曾是亲历者。只是对于我们而言,他们已然往事如烟。其实作为游客,如果换一种角度,带着欣赏的目的去看待这一切,是不是会更好呢?

    芭芭拉作为纽约时报的当家记者,其专业水平和功力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书中尽管涉及了大饥荒和一些非常凄惨的画面,如大量的无家可归的难民死在了车站,甚至于还有一些政府的怠慢,但是他们几乎都是在白描,绝对不添加任何过激的语言。一切评判都交给读者。从这书的内容来看,尤其是Mi-ran的那一段,我想芭芭拉应该是得到了被采访者的充分信任。因为这些家庭的苦难,爱情的夭折,对于一个姑娘而言,都是不愿意去回顾的。而这也是让我吧这书看完的原因之一。相比较TED上的那位朝鲜姑娘的“忆苦思甜”,芭芭拉的这本书要客观的多。

    我坚信在短期内这本书不会有中文简体版的翻译。尽管这本书的语言本身并没有太多的难度。但是它容易使人昭昭。尽管这本书写得很客观,但是或许是作者的职业习惯,也或许是出于读者群的考虑,在最后作者讲到他们在韩国生活的时候,多少还是参入了一些美国的价值观并且写得相对主观。这些“私货”虽然比重不大,却让它读起来与书的前面部分有了完全的区别。当然,对于任何对社会学问题,政治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我都建议你们读读这本书。对于学新闻的朋友而言,我觉得这本书是个不错的学习机会。尽管我们的记者们,尤其是南方报系,开始渐渐地使用这种白描手法,但对于大多数的媒体,尤其是官媒而言,他们需要学的东西还是很多很多。

    最后附上这首朝鲜歌曲的视频,名字叫《We have nothing to envy in the world》(我们最幸福)。国外用户也可以点击这里直接观看。该视频来自于今日朝鲜的Youtube官方频道。

  5. 一些摘录和点评

    我发现Kindle真的是个很给力的阅读器。因为所有的摘录都可以直接从亚马逊的网站上下载下来。这里是我的一些不多的摘抄。由于我看的是英文版,所以这里只能提供英文原文了。

    The next time her mother-in-law—disappointed by the birth of another girl—threw the seaweed at Mrs. Song to make the soup herself. After the third girl, she stopped speaking to her.
    点评:在朝鲜生男生女的待遇差距也是很大的啊,哈哈哈

    Women were expected to keep the factories going, since North Korea was perpetually short of men—an estimated 20 percent of working-age men were in the armed services, the largest per capita military in the world.
    点评:男人都去当兵去了,只能让女人来干活了。

    The newspapers would occasionally run feature stories about heroic children who ratted out their parents. To be denounced by a neighbor for bad-mouthing the regime was nothing extraordinary.
    点评:这才是最可怕的

    By the end of 1998, the worst of the famine was over, not necessarily because anything had improved but, as Mrs. Song later surmised, because there were fewer mouths to feed. “Everybody who was going to die was already dead.”
    点评:危机解除了,并不是因为粮食增多,而是人都死光了

    How could a product of the American capitalist system write something like this? Jun-sang asked himself. Weren’t all capitalists enemies who lived by the law of the jungle—kill or be killed?
    点评:这个是不是有点似曾相识?

4 thoughts on “朦胧:读《Nothing to Envy》”

      1. 大概在2011年的时候就读过中文版,网上翻译的,质量很高。现如今从Amazon上花了坑爹的20多刀买了英文版的来,才发现不愧是记者写的,词汇量就是大,我渣渣CET6发现居然每页有10+的词不认识,这可不是博主您所说的“语言平实”啊!

        1. CET6的英文水平其实是不足以支持这个级别的阅读的。毕竟词汇量实在是太小了。好好努力吧。这年头CET6算是大学毕业生应该要有的基础英语水平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Junjun'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