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待久了,便难以适应英国的气候。Bristol的无情拒绝、英国阴冷的天气、对未来的迷茫以及7个小时的时差终于让我早早地醒了。这次英国之行,严格上来说是无聊的,除了重新锻炼了下几个月没有使用的英语,并重新呼吸了英国的新鲜空气。如果一定要说纪念,那恐怕是只有来自兰卡的博士论文确认邮件了。在经历三个月的等待之后,我的博士论文终于被审稿人认定为可以提交。也就是说,在经历了各种问题以后,我的博士生涯结束了。而这篇文章,也算是回应我可爱的外审Edward的要求,在我自己的博客上Publish这个好消息(当然,他当时其实说的是我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嘿嘿)。
- 是否后悔当时选择读博士的决定?
如果现在要问我是否后悔当时读博的选择,我的答案是难以回答。四年的折磨,以及最近职场的失利,实在是让我见识到了人情冷暖的国际化。我不知道学术场今天被搞成了名利场和Publication means everything的选择标准时候,前辈学者们是否在天堂(如果他们进得去的话)心寒。美国tenure制度的建立,其原因本质是为了保证学术界的公平性和学者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只是在今天,这个目的似乎已经被人淡忘,tenure制度渐渐地变成了一道门槛,一道对于博士刚毕业的初级学者而言难以逾越的天堑。这种转变,对于学界,是福是祸,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这让我很不爽,同时也开始反思我的当时的决定是否正确。
我之所以没有完全否定,其原因是我坚持自己是个做学术研究,而不是去业界front office面对客户的人。因为与大多数人相比,我是理想化的人。我有时候并不那么在乎短期收益,却更愿意为了我自己心中那个隐隐的长期目标去努力。这种策略其实曾给我带来过不小的收益。当年读专科之时,我在那里做数学题恐怕会被人当作二傻;我在图书馆里去跟人家英文系的人抢报纸,恐怕对方也会匪夷所思。只是如果没有当时打下的数学和英文基础,恐怕今天我也不会有资格来写这个文章。所以,对于这种理想化,或者外人看来有些清高的坚持,我自以为是不错的。而同样的,我也一直很天真地认为博士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是应该打基础,而不是话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短期收益很大却难以持久的论文。因为,在我看来,一旦博士毕业进入职场,我们就不会有如此大段的时间再用来系统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了。
只是,我可能太高估了兰卡的博士训练和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太低估了职场的现实程度。或许在一个可以真正接触到学术前沿的顶级商学院,比如MIT,Chicago,UCLA之类的地方,我的理想可能还有一定的空间。而在我所处的环境里,如果博士毕业没有即将发表或者至少是under review的论文,找工作的形势就会非常严峻。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逻辑。一名非顶级学校毕业,且非世界一流的学者所指导出来的博士生,其博士期间接触到的话题和领域往往也不是一流和前沿的,同时训练也未必是极其严格的。这种情况下,其成为顶级学者的概率微乎其微。所以,在未来不明朗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自然会更关注他的当前价值。而这种价值是什么呢?那就是论文。可笑的是,这个逻辑其实与我某一篇工作论文极其一致,我却从没想过把这个结论套到我自己身上。所以,严格来说,我的水平也不是那么合格的。
- 读博的得与失?爱与恨?
不得不否认,我的两位导师:O’Hanlon和Peasnell教授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人。John的耐心和细致,Ken的大气和张扬,真的是让我彻底改变了一些思考的方式。国人常说功夫在诗外,修养在画外。我个人觉得读博四年最大的收获,其实并不是来自于专业的训练,而是来自于他们所教会我的一种思考方式——从实际出发,be reasonable。而现在想想,这种思维转变可能也有个副作用:即增加了我读博士的梦想程度。英国四年读博,英语水平自然是进步了不少,尽管在导师和我好友Justin眼里,我的口语与垃圾等同,我的写作基本属于乱码级别。但现在我阅读大多数的英文资料基本已经可以达到一定的速度和效率,且理解程度足以让我使用这门外语来学习一些我所不曾接触过的领域和知识。这种成功我是很满足的。因为我一直觉得,学习一门语言的目标不仅仅是用来日常交流,而是更应该能通过这门语言来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同时与使用这门语言的学者和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可以说,如果我是在国内读博士,那英语水平基本是到不了这个水平的。只是,在现在职场不明朗的情况下,此种语言优势又有什么意义呢?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地罢了。
不得不说,跟一个生活拮据,为每日三餐发愁的人去讨论理想真的是一个耍流氓的行为。英国读博的补助虽然比不上挪威等土豪国家,也比不上高大上的欧洲大陆,其资助额度还是可以基本保障衣食无忧的,其标准还是远高于国内同行的。这个资助额度终于让我也有机会赶了下世界潮流。我可以有iPad来读论文和报章杂志,可以有Kindle在国际航班上看各种畅销书,也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智能手机和第一款单反,更终于甩掉了我08年在东京机场买的那个烂表。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上的相对独立和自由也让我可以去自主订阅Economist等杂志,去听听那些德国原版的古典音乐CD,更可以在闲暇之时去拿着相机到处瞎拍。其实这种work-life balance的状态真的是需要钱来支持的。我虽然不那么物质,但是却真也没有达到看破一切的高僧级别。
兰卡斯特是英国西北的一个小镇。而英伦小镇的特色就是人们都会很友好。你会看到人们那种如孩子般真诚的笑脸。这种来自于内心的彻底的放松和平静是国人遥望而不可及的。在这种地方待久了,人的内心就会慢慢平静下来,而不再如年轻时候那样好斗。同样,在这种环境里,有时候真的可以感受到人性那种最本质的善和美,也可以感受到那种follow my heart的感觉。其实,这种平静绝对是一笔人生的财富。现实来说,内心平静可以延年益寿;更重要的,这种平静往往会让人变得善良,进而有很多朋友。
只是,文化的差异,语言的劣势常常也让我感受到了异国他乡的那种孤独和无助。找工作的时候,人家一句英语不好就可以把你随便打发;聚餐时候全场哄笑而你可能却呆若木鸡而不知其味。很多久居英伦的华人回国时候喜欢充大佬,往往打扮的人模狗样,却不知其在英伦只能靠中餐馆打工和出租房产来度日。没有人会明目张胆地来说种族歧视,尤其是当你只是学生,是他们的客户时候。英国人对待客户的态度绝对是一流的。但是,一旦这个客户打算成为老板的竞争对手,那英国人的脸翻起来也会同他们的天气一样的快,而且捉摸不定。
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人认可各种类型的成功,唯独忽略家庭的和谐。事实上,因为读博士,我跟我老婆(之前是女友哈)分开了四五年。这在兰卡的很多秘书眼里基本是难以置信的做法。欧洲人对于家庭的重视是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的。甚至于在面试的时候,他们也会提到家人的问题,比如老婆/老公是否愿意跟着来。英国学校对于新入职的教员,其旅行补助也是往往包括配偶和子女的。这种家庭观念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我现在的价值观。事实上,过去两个月深圳的生活也证实了这一点。其实家庭的和谐,是真的可以解决很多内心的波动的。
- 回国就业?其实有时候也不是那么简单
国内的环境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糟糕。食物的风险会比较高,但是价格却也便宜的离谱(跟英国比)。事实上,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人们的收入水平跟英国是持平的,甚至于还略高。只是我们对知识的尊重程度远逊于欧美,甚至于临近的日本,所以大学的教员收入往往是“拖后腿“的。这与欧美大学的做法差距比较大。当然,市场有效的情况下,其实定价行为与产品质量也是相对一致的。但是我却遇到了一个怪事。在跟国内某985高校讨论工作的时候,其给我的评论是”研究基础薄弱“。对于这个评价,我只能是哑然失笑。与西方大学招人时候的做法不同,国内高校似乎更喜欢俯视,其选人如两百年前美国的农场主选择西非运来的黑奴一般。这种感受对于应聘者而言自然是不太好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里,应聘者几乎是难以得到一个人所应得得到的最基本的尊重的。所以,简单的六个字,就成了我跟他们联系最后的结论。没有任何深入解释,也没有任何的social行为。
不过我一个朋友的说法让我很是欣慰。其实国内学者也都明白领导的过度自信和事实上高校本身资源的投资不足。现在国人有钱了,出国的人多,读博士的人数也就上去了。在国外市场饱和的情况下,的确有很多人会回流。按我那朋友说法,很多国内高校非常”自信“。没有好的论文发表(或者即将发表),非美国名校毕业的博士,他们是不要的。只是后果呢?自己大多数时候是贴了冷屁股,跟人家签的协议基本也成了废纸。而对于那些他们有可能谈成,对方也愿意去的年轻毕业生,他们却是熟视无睹的。
当然,我朝的学校还是很有钱的。他们虽然没有培养自己学者的动机,却愿意在你牛起来了以后出好几倍的价格来把你弄回来。这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啥有效率的投资行为,却可以在我朝大行其道。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笑话?对于习惯于此的人而言,可能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这就如同一个久居湖南湖北的人而言,他们会觉得红烧肉放辣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却难以理解为什么江浙人喜欢放糖。所以对于我这种求职者而言,此种境遇也是很尴尬的。
- 写在最后
按理说,博士毕业是一件大事,应该值得好好庆祝。只是,说真的,我现在反而很平静。看到那个确认的邮件,我其实并无太多感受。不知道这是源于四年的磨练已经让我看淡了一切,抑或找工作已经占据了我心头大半的位置?只有在Steve和Ed宣布我答辩通过的时候,我才是真正兴奋了一把。因为我知道,一切都结束了,我可以回到我老婆身边去了。其实,或许现在家庭在我心中已经是最重要的东西了吧。至于未来如何走,我不知道。如果做学术,我不知道我的理想还会坚持多久。国人有句话说得好,活在当下。其实这既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无奈,也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知足常乐。曾经读博前,有人告诉我要三思,我不置可否。然而今天我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因为博士生涯会把你带入某一个领域的某一个分支的某个弄堂里。这时候无论你是往前走还是退出来重新选择一条自以为合适的道路,其风险都会非常非常大。
这篇东西,也权作我中文版的后记吧。
深圳?深圳是个好地方啊!恭喜你要开始一段校报的生活了。
校报的生活?没懂啊。不过深圳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
谢谢
恭喜恭喜。。。读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人生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啊
真好啊,我大学未能就读。
原来你也来过深圳…深圳天气大家都说不错,但是我怎么就没觉得呢?PS:你这篇文章怎么让我有点感觉到怀才不遇的忧郁呢?好吧,随便说说,请不要介意,哈哈哈
博士生涯的结束,可以嘘出一口气了。恭喜。
恭喜,又一个博士生的诞生
感同身受。
虽然已是时隔多日,今日有幸看到这则后记,还是收获颇多。作为一个二本学校的小硕,对于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也是迷茫踌躇。虽然过去这么久了,还是要祝贺博主顺利毕业。
感谢您的来访。其实很多事情,真的走过去了回头看,可能就是一种经历罢了吧
毕业后,很难再有这般长篇大论的写作闲暇咯。
哈哈哈,是啊,其实我这博客也荒废了好久了。感觉找不到以前国外那份惬意了。
谢谢你的分享,写出了我的心声。我现在跟你当时博士毕业的情况几乎一样,只是我是女博士,老公在深圳。
刚好挣扎着毕了业,却不知道何去何从了。放下科研又不甘心,因为文章的问题也不能找到很好的科研机会。有种从头再来的感觉,想要继续完成梦想。
不知道博主之后是怎么选择的呢?希望能给一些建议。
谢谢,我后来回国了,现在在深大教书,顺便做点自己喜欢的研究。Work-life balance真的是一个很难去权衡的东西。欢迎来深圳。其实科研也好,学术也罢,谈不上放弃。真的。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过度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评论。这才是最重要的。祝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