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也能干正事:谈谈如何学术

iPad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毕竟这个工具已经存在了好几年,其产品本身也从最原始的一代经历到了4代。作为一个爱好计算机和相关电子产品的人,我也终于抢在了结婚前搞定了自己的iPad。其原因呢有二:一则因为我实在是受不了Kindle的那个屏幕。尽管电子墨水看书实在是很爽(事实上,我在国际航班上一般只用Kin[……]

Read more

再谈春运:火车票的社会属性

为了老婆从老家回来的返程票,我足足奋斗了大半夜。殊不知我的科研也不会有如此的心机。然而,正如俗语所言,好事多磨,我自然是连一张坐票都没有得到。现在坐在电脑前,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或许是哭笑?或许是无奈?而这种无奈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也非散文家们所中意的乡愁。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对于生[……]

Read more

谈谈春节购票:国情本是如此?

尽管人已经回到英伦,并且开始了苦逼的PhD生活,但由于领导身在天朝,故而不能免俗:春节需回家与家人团聚。于是,买票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终于落到了本人的头上。只是,对于这个本该花钱买享受的过程,我并未有半点花钱的快感。相反,我真正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天朝子民的不易。因为:我们生来与天斗,与地斗,更需要与人[……]

Read more

英伦拔牙记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喜欢甜食,我的一颗蛀牙终于在它经历了数年了烂掉了大半以后,于今日下午不幸在Morecambe的Oasis诊所英勇就义。于是我也终于有机会与传说中的英国天价牙医有了一次亲密接触。不过我从此以后终于不用再忍受吃东西吃到牙齿洞里引发发炎的惨状了。

其实我这颗牙齿的问题由来已久。似[……]

Read more

随笔:英伦文化之胡诌

有人说,岁月如歌;却也有人说,岁月如刀,其中个中滋味,恐怕如人饮水,冷暖唯有自知了。翻看我的博客,发现上一篇日志距今已有半年之久。或许,我们都太忙了,抑或心累,已经难以写出飘逸的文字,青春的华彩。毕竟,青春如英国的夏天般,来无影,去亦无踪(笔者注:2012年英国夏天尤其短)。然而,事情真的如此么?或[……]

Read more

伦敦奥运开幕式:一场全民大联欢

幸亏有QQ群里朋友的提醒,我才没有跟我父母一样错过开幕式的时间。不过这次伦敦奥运开幕式的演出实在是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感悟。 与四年前我们某些同志引以为豪(我从来不以此为骄傲)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言,伦敦奥运会实在是教会了我们太多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其实是最本质的人性。

如果朋友们没有看过北京奥运会[……]

Read more

随笔:高考之际话高考

高考,对于中国人而言,绝对是除了出生和婚娶以外的一件大事。毫不夸张地说,高考几十年来,不知有多少年轻人,或踌躇满志,或彷徨迷茫,皆有高考改变了命运。如果说高考是唯一的出路,恐怕会有些偏颇。但是不得不说,对于大多数平民子弟而言,高考绝对是一个相对公平而廉价的上升通道。国人所最信奉的“鲤鱼跳龙门”恐怕在[……]

Read more

2012英伦行之伦敦

不知道是故意的拖延呢,还是我自身有意而为之,我慢慢习惯了在旅行结束的一段时间以后再开始写一段总结,类似于我去年回国的一些游记。因为我慢慢发现,其实写游记如读论文一般,只有当你把它放置一段时间再捡起来,你才能够真正得到其真谛。尽管有人说这样会丢掉一些细节,但是相比较旅行的感悟,何者更重要呢?

最[……]

Read more

漫谈Ball and Brown (1968)

曾几何时,我的博客里似乎少了很多学术类的东西,而是写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过去的一年多里,我一直没有找回曾经的研究感觉。而且语言的障碍给我的工作其实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要知道,过去我们可以花一个礼拜去弄懂一篇二三十页的英文论文,而我现在最多一天就得去解决,还得在我的两个老[……]

Read more

刘俐俐与李一舟:深度与知识的较量

张绍刚的《非你莫属》恐怕因为最近出现的两位牛人而到达了高潮。其中一位是海外留学归来的刘俐俐,她希望控制全场却因为没有很好的定力和频频犯忌而导致了最后的全场攻击;另一位则是清华的设计学博士李一舟,凭着自己的博学和深入的思考最后博得了满堂彩,甚至于是老板之间的挖墙脚。而这一来一去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事实[……]

Read more

Junjun'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