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ething about Skyp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对于大多数的朋友而言,Skype绝对不是个陌生的东西。毕竟在当今鱼龙混杂的VOIP市场中,Skype应该是领军级别了。无容置疑,它所提供的相对稳定的网络和服务,以及不错的价格,让他在广大用户中树立了相对不错的口碑。对于留学在外的朋友们,或者平时电话非常多的童鞋们而言,Skype可谓是一个福音。

就笔者而言,使用Skype已有数年。而大规模的使用,则也有大半年的时间。其中经历了由国内到国外,由教育网到家庭宽带,进而进入高速网络和3G的过程。此中经历,可谓如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交错混杂。然而,在大量的折腾与被折腾的较量中,本人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尤其是一些歪门邪道的知识。

  1. 教育网:等同于自虐

    最早使用Skype的目的在于节省打电话回家的费用。由于本人跟父母和家人的话向来较多,一个电话打上个把小时实在不是太困难的事情。对于这种经常性的长时间电话粥,中国移动的套餐显然是非常不给力的。笔者仍然记得当年的套餐是47元人民币,包450分钟国内非漫游呼叫。而这在湖北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划算的套餐了。

    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了网络。而想到网络电话,我想一般都会想到Skype。而当时由于中国网民的过分热情,无线套餐(Unlimited Plan)在中国已经不复存在。我们能买到的就是400/1000分钟的套餐,价格分别是33/69元/月。相比较我后来使用的套餐,这个价格并不便宜。但是淘宝上经常可以在25元左右买到400分钟套餐,而1000分钟中国套餐是55元左右

    而经过使用,笔者迅速发现了教育网的要命问题。那就是,直接使用skype呼叫的话,清晰度非常对不起观众。声音经常断断续续,对方根本无法听清我在说啥。而笔者当时采取的方法是,设一个美国的VPN服务器,然后把Skype的所有流量全部通过美国服务器中转。结果是啥呢?诸位可以想到的。世界上最长的距离,莫过于教育网和电信!

  2. 全球通套餐:让你吃到饱

    全球通,英文叫做Unlimited World,价格为99元/月。通过它,你可以在每月无限制拨打超过四十个国家的固定电话和部分国家的手机。这个价格相对于我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套餐而言优惠的多。然而,如果不是经常拨打国际电话,或者电话不是超过1000分钟,这个价格并不太吸引人。毕竟我们的工资水平摆在那里。

    由于不可抗因素,笔者在家必须频繁拨打英国的电话,而Unlimited World显然是个明智选择。毕竟我不会傻到去用手机和家里的固定电话拨打国际长途。而与此同时,由于我的女友已经赴外地工作。于是电话传情也成了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在每天打上两个小时的情况下,1000分钟一个月的配额显然并不是大问题。事实上,我们每月的通话时间,经我统计,基本都超过2000分钟。而令我们无语的是,为了省电话费,我们不得不“舍近求远”,把电话转到卢森堡,然后再转回来~。

    尽管有拨号数量和累积通话时间限制,于个人用户而言,全球通套餐应该足以满足正常需求。

  3. 掌上电脑:尝试移动

    因为手头一直缺乏一个可靠的GPS和电子词典,我入了一个X51v。然而在我收到这款机器的时候发现,该机居然自带麦克风和无线网卡。尽管Skype已经不再支持Windows Mobile系统,我还是从万能的网站上找到了Skype for WM 3.0。尽管界面简陋,但是实用性却很好,界面也很友好。只是该版本的系统并不支持联系人下的多标签。于是乎,当你同时具有A好友的Skype帐号和电话号码时,为了保证Skype 3.0的使用不出问题,您得把他们分开存放。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我就发现兰卡的Wifi居然是使用Web验证的。而且在验证通过后Skype死活上不去。尽管曦哥的Skype for IPhone可以登录自如。对于能否登录,我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兴趣,毕竟我要做的事儿太多了。而找到一个更灵活的解决方案迫在眉睫。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办公室即将搬入管理学院新楼的博士工作区。显然在一个工作区内用电脑的Skype打电话不是个太明智的选择。

  4. 3G网络:终极方案

    在英国的移动公司中,3一直是个传奇人物。倒不是说他们的市场占有率有多高(只有5%),也不是说多优秀的客服(说实话,只会忽悠,比O2差得多),事实上,他们提供免费的Skype和Live Messenger使用。何谓免费呢?你只要在他们的定制手机中插入他们公司的SIM卡,即使一分钱没有。您照样可以使用Skype!而且由于采用了特别的技术,他们的Skype音质甚至好于PC版本。

    之所以说要使用定制手机,是来源于我的一个经历。一开始,我从英国的一个著名手机零售商那里买了个Nokia C2-01.然而在插入SIM卡后我发现,Skype和Live Messenger根本不能从3公司的网站上直接下载。一旦下载,系统就会报错,提示没有相应的证书。而当我在镇上将其换成与3的定制手机时,一切便迎刃而解了。看来,英国公司的所谓大方也是有限度的。不过,跟天朝比,这个Offer已经好到天上去了。

  5. 结论:Skype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得不说,Skype是一个好东西,尤其是对于有大量国际电话需要处理的个人用户而言。而Skype推出的Unlimited World Extras套餐对于需要的客户也是不错的。在你支付了10.99磅一个月以后,你将得到Unlimited World(价值7.99磅)的所有功能+8.6磅的Skype点数。这个点数你可以用来打一些电话(非套餐内),购买SkypeIn(本人买了个英国号码以备不时之需)以及发短信(Skype可以发中文短信)。而当这一切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的时候,他几乎可以秒掉80% 的通讯公司了。

Long-term Decision V.S.Shrt-seeing actions: from a TV Show

最近因为事情太多,总是变得无比烦闷和暴躁。似乎一瞬间,自己什么都不是了,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了。过去的两年的研究生也白读了,以前做的研究现在看来也是错误百出,非常幼稚。然而,看了今天听听给我推荐的《一代大商孟洛川》。我突然似乎了解到了一些东西。该剧情节跌宕起伏,很有励志的效果。但是,与《大宅门》,《乔家大院》等类似题材的电视剧相比,我个人认为,此剧最出彩的地方,恰恰就是在本剧一开始主人公的恩师的一番教诲。

这番教诲初次听来似乎有些老调重弹,尽管我们无法准确回忆这些语句究竟出自于哪里。但是,让我越来越信服的是,当你有了一些相关的阅历以后,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经典。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些在学术场傻上追逐三分利的小商小贩,却不会真正的去全局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此类说法似乎永久性被我们定格在了思想道德课本或者政治课本上。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很可悲的失败。举一个学术上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会计学和财务学界的论文似乎永远都在微观层面上转悠。我们讨论的话题永远就是公司是否盈利,股票是否可以顺利买卖,似乎没有人考虑过个别公司的逐利是否会对征稿个社会的福利造成影响。而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福利分析是很重要的。很难想象一票经济学研究不去考虑福利问题。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是在像销商人一样在做研究,却没有大商人的研究和气魄。或许,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吧。

而另一项让我感慨的则是关于“给予”的探讨。其实这是上一段讨论的一个范例。之所以单列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更直接理解,而且也是更有用的。而能否做到“给予”则是一门非常大的学问。更多的,这个问题可以推广到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我们的拆迁问题。我们的政府什么时候会真正像大国一样为民牟利呢?其实这就是一种给予问题。当政府给予了拆迁户一些恩惠时候,拆迁办就会更得人心从而提高效率;在大学里,行政人员和教授的关系总是不好。这似乎成了一条国内通用潜规则。究其原因,也是出在了“给予”上。同样,公交车让座问题等都可以纳入。这让我想到了一句数学家的名言,最简单的方程式有时候是最不好解释的。

最后要提到的一句话,则是来自主人公的母亲——“今天失败到了这个地步,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从这里给我滚下去,要么就像一个男人一样站起来。”。事实上,我们现在总是面对各种压力,升学,工作,人际关系,信任危机,甚至于我们最不愿意被提起的潜规则。但是这些问题是我们能改变的么?不是的,我们只能去适应。所以,我们不要杞人忧天,我们要尽可呢想清楚我们可以预见的。后悔是数学没学好的典型表现。试想,一个连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都不俄区分的人,显然不会学好贝叶斯模型,更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博文:君子坦荡荡!

Junjun'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