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 Conceptual Problem

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了。最近因为忙于准备毕业论文和博士入学考试,我也就无暇顾及这片天地了。同时,最近也似乎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去深究的题目。本打算就林妙可在今年春晚的直播现场不尊重老艺术家,后来想想也算了。俗话说的好,子不教,父之过。恐怕林妙可这个小丫头的所作所为也并非出于其自愿,而更可能是父母的功利心在作祟。考虑到这种现象也属于个案,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是非常懂得尊老爱幼的,故而我也就就此搁笔了。但是今天早上QQ群里转发的一条消息却让我来了兴趣。如果说林妙可只是个案,那么我们国人当前的羊群行为和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则是到了发指的地步了。

  1. 一条来自QQ群的群发短信

    如下的消息应该是大伙儿都在QQ群啊,BBS上屡见不鲜的。如我今天中午看到的一条:

    用电脑的朋友注意了啊:具体时间是从二十号开始 !!! 如果大家在使用电脑的时候系统提示你所使用的微软产品是盗版软件等等,而且还会在右下角出现蓝色的小星星~~这是因为: 由于美国最近要针对中国上诉WTO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微软正在为美国政府搜集相关证据,在最近自序,为了咱中国利益,请大家不要开启自动更新。如果起诉成功,中国将要赔款几百亿.已经开启当提示要你安装“正版增值计划”请别安装!安装后会在任务栏右下角出现一个蓝色五角星符号!这样就会被微软追踪锁定,以向美国政府提供证据! 请大家转到其他群上顺带一个,大家转发,这个直接影响所有中国电脑用户的利益 提醒大家,以后去麦当劳,肯德基一定要记得要发票。麦当劳,肯德基每年在中国因为我们不习惯要发票的原因而掠走将近2亿的税收,把这条信息完好(不加任何修改复制)发至其它群是中国人的就转发一下 累不了你

    说实话,看到这条消息我非常痛心,也非常遗憾。在我指出这条短信的问题后,对方的回复更让我无语:

    行了,我只是尽个中国人的义务而已

    你传就传,不传拉到

    对此,我不得不问:RT此类消息真的是“中国人的义务”?事实上,这是在给我们敬爱的祖国抹黑!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而事实上,我们正在外扬我们的“丑陋”,同时也暴露出了我们教育与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些现象,尽管他们只是暂时的。

  2. 经济发展与基础教育的不对称

    其实这样的无知,从根本上讲,与其他的社会科学所关注的问题一样,都是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的。而这里的制度背景则主要基于教育相对于经济发展而略显滞后的问题。我们这一代其实是处在经济和教育的双轨转型中。这种转型注定了我们的不平凡,也预示着我们会遇到更多的困惑。

    想想几十年前我们父母一辈与命运抗争的历史,我们作为80后无疑是幸运的。相比较他们,我们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可以说很好的英语,我们可以阅读国外的英文原版小说,而这些也给予了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机会。我们不再受累于意识形态的问题,我们不再受制于“阶级斗争”,我们也不再为了想读书而没书读郁闷。在我们的记忆中,政治因素尽管没有如90后般一无所知,但是却也没有深刻到左右我们的想法和言论了。即使我们在遇到一些隐性限制的时候,我们也有了爬墙的技术。四角的天空不再属于我们,我们正在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但是几十年前的社会变革对我们的影响是深刻的。以前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我做的财务研究都要去考虑经济后果,现在我明白了。如果将社会发展看作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时间轴,而将大小的社会事件(Social Events)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就会发现:一些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我小时候的影响里,我一直坚持着“无神论者”该有的一切,我坚定的认为“迷信”是不对滴~~。似乎只有那个长得酷似KFC门口的大爷的言论才是真理。同时我也坚定的认为:一切旧思想都是糟粕,唐诗宋词也不必过度关注。然而,随着教育的深入,我发现,我是彻底的错了。宗教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寄托,它本身无对错可言。更何况很多宗教都崇尚人性的善良本质。这不是我们需要的么?而至于古典文学知识的缺乏,更是让我羞愧。我真不知道遇到一个比我精通中国文化的老外时我会做何感想。

    一场变革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缺乏。更多的其实导致了很多人的道德层面的部分缺失。当然,我这里所指的并不是说“良心”的缺乏,更多的,我需要讨论的是对别人劳动的尊重,对环境的重视以及团队贡献方面的缺乏。而这种观念的缺乏则会导致大量的“愤青”和“五毛”。其实不客气点说,我所指的“愤青”基本可以属于“脑残”级别了。因为他们往往不会去独立思考,会做的只是人云亦云。而“五毛”则在此层面上与“愤青”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3. 这条消息的背后:盲从与无知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不加思考的去RT这类消息。作为饭后谈资,我们不如来分析一下这段话的逻辑。首先分析关于盗版的一段。

    由于美国最近要针对中国上诉WTO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微软正在为美国政府搜集相关证据,在最近自序,为了咱中国利益,请大家不要开启自动更新。如果起诉成功,中国将要赔款几百亿.已经开启当提示要你安装“正版增值计划”请别安装!安装后会在任务栏右下角出现一个蓝色五角星符号!这样就会被微软追踪锁定,以向美国政府提供证据!

    我们可以作出如下逻辑推演:我们使用盗版-微软会检查-微软检测到盗版会起诉-我们就会赔钱-免费使用泡汤。而据此,我们提出一个逆否命题:若要免费,则不可让微软查到盗版,所以我们要阻止微软的搜集证据。大伙儿不觉得这个很可笑?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冷笑话,更深入的思考我们会发现至少两方面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看起来就不是那么好笑了:

    1. 版权意识缺乏严重

      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其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了解和尊重知识产权并不难。但是可悲的是,在知识产权面前,大多数人集体失言了。而上文则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习惯于逻辑推理的人会很快发现,这段看似逻辑严密的文字底下其实隐藏了一个非常要命的前提,那就是:使用盗版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说个人把这个强盗逻辑奉为圣贤尚情有可原,给其套上“国家利益”则是要命的错误了。难道我们的国家利益就是这么掠夺来的?我想没人会这么认为吧。

      事实上,Windows并不是一个开源软件,而是一款商业软件。作为商业软件,我开发,你付费是很符合逻辑的行为。毕竟天文数字般的代码行数背后折射出了巨额的人工和智力方面的投入,而作为一个商业公司,不计回报是不可能的。我们付费使用Microsoft的产品,其实本身也是对广大程序员工作的一种肯定。毕竟不要忘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产品开发一支非常重要的主力。而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员工是我们同胞。其实我们无视版权,也大大损害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价格昂贵永远是一个千年不换,万年不改的借口。不可否认,尽管微软已经在中国地区给予了更低的价格,但是与国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还是比较贵的。但是这绝对不是借口。因为对大中型商业公司、科研院所以及高级知识分子们而言,软件价格并非承受不起。而对个人用户而言,其实很多商业软件,甚至操作系统都是可以用开源软件代替的。我曾因为科研工作在Ubuntu下呆了一个礼拜,通过各种方法,我的工作和娱乐都得到了保障,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只是大多数人不愿意去钻研罢了。或许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吧。下图是某网站Win7售价:

    2. 没有隐私保护意识

      之所以说到隐私保护策略,是因为太多愤青认为微软会利用后门程序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同时提到WGA验证机会是为“美国政府”提供证据,从而建议关闭Windows Update。事实上,我早期也是此说法的坚定拥护者,甚至于我从来不去打补丁。但是结果呢?微软没有提醒我,但是“冲击波”却给当时我们几个人上了一课。自此以后,我就打补丁了。电脑系统出问题可不好玩。

      其实作为一个商业软件,搜集数据是无可厚非的。毕竟相关的数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开发,但是大量的数据搜集是在用户知晓的情况下进行的。比如最著名的“用户体验改善计划”,就是典型的数据搜集程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数据搜集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在微软的说明书和网站提供的隐私保护条款中都明确说明了数据搜集的范围和用途。我知道大多数的国内用户都是不会去看这类长篇说明的。但是你没看到可不代表别人没做啊。

      当然,通过WGA的统计来搜集盗版数量就更正常不过了。俗话说的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4. 结论与思考

    其实版权意识也好,隐私保护也罢,甚至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不是我们这里一两句话讲得清楚的,同时有些话也是不能说的。其实对学术界的同僚们而言,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成果被引用,而不是被直接“参考”;对于广大的博主而言,我们希望我们的文章合法转载而不是被“采集”;对于广大的设计者而言,我们希望我们的创意被肯定,而不是被“山寨威武”。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从消灭自己电脑里的盗版软件开始呢?

    至于麦当劳的问题,我就不提了。毕竟这个跟我这篇文章主题出入大了点。不过建议愤青们去学习下税法和财务相关知识。中国的税务机关也不是傻瓜。发票是税务机关控制税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却不是唯一的渠道。要知道,美国的餐馆也是只给Bills,而不给发票的。难道美国餐馆都免税了?

Windows 7, Some Word prior to a new era

由于最近的日全食诱发了我的牙疼,而我的牙疼直接诱发了我的懒觉(什么逻辑?我也不知道),结果由于睡眠过多,导致了头晕晕的,实在是干不了什么正事儿了,就上网看看CB,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去了。以至于看到了Win 7的RTM于7月23日封装时,我这低速运转的大脑才反应过来咋回事儿。

回到远景论坛,发现Win 7的下载贴铺天盖地。实在是很佩服他们,同时也很怀疑。毕竟RTM才出,MSDN上也没有放出官方的ISO,他们的文件都是从哪来的呢?呵呵,先不管这个,更搞笑的是,网上还提供了大量的所谓OEM激活工具。但是看了一遍帖子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带时效的激活工具,同时截图显示,即使声称是OEM激活,其Product ID也并没有显示为OEM。看来真的要使用正式版的Win 7,恐怕尚需时日。

也来说说正版化问题。自从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90年代中期开始,我就很少见到正版的东东。唯一见过的就是当时江民公司的KV300的3.5寸软盘。而当时我们所用的DOS,UCDOS,SPDOS,WPS这些鬼东西,居然都是可以用软盘直接拷回家用的。而在我当时启蒙老师那里看到的一些软件盗版,比如3DS,ACDSee,却都成为了国内后来红极一时的软件。但是当时个人计算的普及并不广,所以盗版范围也有限。我仍然记得当时的盗版光碟售价高达几十元人民币,呵呵

Win 98的时代开始,电脑的售价开始到了1万以下,盗版软件也开始变得疯狂起来,盗版碟价格也开始变成了5块钱的标准价。其实想想当时98的盗版真的不难,Win 98的安装只需要一个单独序列号验证,既没有网上验证,也没有激活这一说。而当时Win 98的中文版售价高达1998元人民币,还真不是开玩笑的,就算是现在的价格,都接近Windows Vista Business了,而要知道,Win98只是一个特别喜欢蓝屏,动不动就非法操作的“瘟到死”而已。不过,这个“瘟到死”系统以及他的兄弟“瘟我”(Windows Me)的寿命还挺长,以致笔者在该系统发布10年以后还能见到它的身影。

Windows 2000开始,微软放弃了9x的核心,转而开始了基于NT核心的研发。而这一调整也大大改变了Windows系统的稳定性。Win 2000由于是基于早期的服务器系统NT 5的开发,在个人应用方面稍差,但是稳定性甚至强于XP(不包括XP SP2),所以到目前为止,几乎国内所有的计算机考试,包括托福,GRE这些都是基于Win 2000的系统。而Win 2000的简约的风格却也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Win 2000的零售版价格我还真不清楚,估计不会便宜。

Windows XP,目前号称是微软做的最好的系统,也是在国内个人电脑上流畅最广,对新生一代计算机用户影响最大的系统。而对早期用户而言,新加入的网络激活模式折磨了一大批人,当时很多人,包括我的很多朋友,不得不在30天期限到来之日重装系统。而XP的默认主题在当时看来是无比漂亮的,而XP SP2则是由于微软迫于当时蠕虫的泛滥而做了一个史上最牛补丁,几乎把XP改了一遍,以至于我们当时在宿舍搞定了SP2的时候都在商量着如何使用。而这个系统的正版率相比较前面的系统,尤其是近两年来有了很大提高,这得益于笔记本的普及,毕竟很多中高档的电脑都会预装OEM系统。

Windows Vista, 一个国外普及率还不错,国内骂声一片的系统。平心而论,Win XP在现在的高端机上已经力不从心,尤其对多核处理器,高容量内存的管理。Vista其实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就我的笔记本而言,在我某日自己动手把内存换成了2G以后,不知道为什么,Vista的运行速度反而要高于XP,这点我百思不得其解,或许这也是Vista的管理上的优点吧。事实上,Vista的早期版本并不稳定,而SP1则很好改善了这一点。现在的SP1版本应付日常工作,甚至于一些科学软件的运行都没有问题了。真是想不清楚为什么大多数人抱着XP不放。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家庭版本的定价上,Vista在大陆的定价是历来系统最低的,或许这也是微软在中国正版化策略的一个开始吧,呵呵。

Windows 7,我老了,没有当小白鼠的冲动了,不过看评论,应该是个不错的系统,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最后上几张图,让跟我一样的非新鸟来重温旧梦,高唱Yesterday Once More 吧,考虑到我博客的读者都很年轻,就不搬出DOS时代的古董了。。。

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Windows系统,呵呵,也是我用过的最早的~~,需要DOS支持,还记得命令么?Win /386:哈哈,386增强模式

这是第一代的Win 95,可以独立启动,但是不带浏览器。

这是号称Win97的,更为大家熟悉的版本,当时很多企业用它

Win 98,不用多说,非常著名的系统

 

看到这个封面,想到了我大一大二的时代,呵呵,那时候宿舍一哥们的电脑就是这个系统

 

Win 98的美化版,一大好处是插入USB设备不再需要安装驱动

XP,不过这是早期的,不信?你看看你自己电脑上的XP左下角是两行字还是一行字?呵呵

Junjun's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