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也来谈谈朱令案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宗十九年前的投毒案,发生在中国最著名的学府——清华大学,且使用了最为高端的手段——铊,本该已经淡然随风而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个案子终于因为最近复旦大学的投毒案而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且在半个月之内急速发酵。本来我以为这个事情很快就会如其他新闻一般过去。在向朱令这个可怜姑娘表了一些心意以后,我就没有再管。然而昨天开始新浪微博开始积极实施关键词屏蔽,我终于知道是时候该写点什么了。

由于时间过去得很久,且由于多种原因,该案件的实物证据恐怕已经难以找到,我也不打算在这里去探讨谁是真正的下毒者。尽管其实大家心里大概都有数,但是作为一个学术界的学徒,我不得不保持应该有的中立和严谨态度。事实上,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并不想参与网上的声讨,尽管我从心底支持一切从人性出发的动作;我也不会对任何一个人实施道德审判,毕竟审判是法官该干的事情。但是我打算就这个事件本身来写点什么。因为这个事件,从新浪和各大网站删贴开始,已经由一个简单的类刑事案件转为了一个全民参与大讨论的社会话题。

  1.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

    其实这个案件本身真的不复杂(英文好的朋友可以参见一位美国医生所写的介绍)。朱令的诊断明确表明是铊中毒。而铊这个东西非常稀有,除非是真的研究此领域的人才会知道。拜这个案件所赐,我终于知道了这个字原来读作ta,而不是tuo。在给定成分只有有限的人才能接触的情况下,调查范围本身就已经被大大缩小。外加事后证明投毒方式也非常单一而直接,那其涉及的人员更加简单。这也是为什么网上的讨论其实已经有了非常一致的结论。当然,方舟子的结论除外。不过对于这个拿着学术幌子招摇撞骗的家伙,其可信度实在是个问题。

    最后大家的讨论焦点其实都集中到了舍友的身上。事实上,故事到此为止依然只是一个传统的宿舍内女人的斗气戏路。但是当证据表明她的一名舍友有着通天的家庭背景以后,情况便开始急转直下。戏路在此也由普通的打斗戏变成了甄嬛传。至此,人们对于朱令案从最初的人道主义同情开始转向了对于官场和官场子女的仇视。而政府拒绝信息公开和后来回忆中提到的公安部门行为的种种诡异终于使得人们的反感进一步加强,从而导致了现在的微博上的大讨论。

    其实,平民与官场子女的利益争夺自1949年就开始了。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海外出版的文革史和中国当代史。尽管说人人生而不平等这种事情在西方国家也难以避免,但这类事情在中国却是发挥到了极致。在中国,其实不同阶层之间的人生活差异是非常巨大的。我就有朋友从小生活在相对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以至于看到车站等地的苦力工人时心脏受不了。而类似地,资源分布的不均等和既得利益者对于此类不平等的维护使得我们的社会走入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圈子。

    这样的后果就是对权力和金钱的无限崇拜。其实这也是符合最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的,抑或中国学生最熟悉的马思诺需求理论。因为当一种资源分配不平均到已经让部分群体开始担忧自己最基础的生活时,对于最基础的生理需求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医疗,食品安全等。所有的人性和道德在这个层次上会显得一文不值。于是我们看到了奶粉抢购,我们看到了公务员考试的热门,我们更看到了各种幕后交易。正如西方牧师常说,当一个人没有信仰时,他就变成了魔鬼!

    得权者得天下?哈哈哈哈
    得权者得天下?哈哈哈哈

    而朱令案本身就成了人们的一个导火索。我们的父母辈,其实比我们更懂得生活的艰辛和身份背景所带来的不公平。甚至于我的母亲曾因为身份问题导致了种种不公。但是或许是由于教育所限,或者是由于社会环境并不如今天,他们大多并不知道问题的核心在哪里。同时经历过文革的人大多口风严谨,因为他们更懂得什么叫做文字狱。因言获罪在中国真的不算啥稀罕事儿。然而朱令案却给了大众一个发泄的由头。大家一方面是出于对弱者的人道关怀,一方面也激起了心中深埋已久的怨恨。所以,其实朱令案本身对于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是一道绕不开的坎儿。

  2. 所谓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由于这件事情实在是过去了很久,甚至于我这个2003年进入大学校门的人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情。或许学化学的筒子们会知道的多些。然而这次复旦大学的投毒案却把公众的目光重新投回了大学校园。基于此,一些为朱令到处奔走的朋友们终于让公众也把目光投回到了19年前的这个至今悬而未决的案件。这个案件之所以一开始不为大家所知,其实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家丑不可外扬”有关。

    我对于朱令案的关注则是始于一周前在微博上见到的网友对于某嫌疑人的家庭状况的摸底排查(这是公安术语)后所做出来的一个树状图。其内容之翔实让我大为吃惊,于是便开始在网上搜索。感谢大英帝国的开放网络,我成功地阅读了天涯神帖和百度的朱令吧中相关帖子,从而对于整个案件的脉络有了逐渐清晰的了解。当然,我也要感谢我的数位导师,他们教会了我学术上的文献回顾技巧,终于让我在读贴上极大提高了效率。

    由于国情限制,新浪微博几乎成了中国最大的微博交流平台。尽管网易腾讯等也相继开放了自己的平台,却似乎没有干过新浪。在天涯和百度贴吧发酵以后,朱令案瞬间开始了微博上的讨论。由于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这是一件普通的投毒案,抑或只是有一个普通的官民不和谐事件,大家早已司空见惯。所以除了一些热心网友以外,并无引起大V们的关注。事实上,微博上一直在讨论的张高平案,贵阳打黑案等远比这个精彩。与朱令案相比,上述案件已经是司法系统和律师们的直接对冲了。

    然而在事情讨论越发激烈并且似乎已经牵扯到某位领导人的时候,新浪微博终于开始了它一贯的做法:屏蔽。殊不知,这一屏蔽,却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有句话说得好,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刺激的,这点适用于日本的爱情动作片,自然也适用于网上这类限制讨论事件。因为他激起了人们心底的那种好奇。更要命的是,新浪选了个好日子,那天据说是新闻自由日。于是大量的大V们开始转发。李开复甚至于称此为“史翡翠效应“。

    新浪微博的“高端黑”行为
    新浪微博的“高端黑”行为

    大V们的转发还促成了另一件事情。不知道是哪路神仙居然在白宫的网页上弄了个投票,说要美国政府驱逐某妹纸。尽管对于这个投票,网上的热心人士的表述具有极大的分歧,却依然在短短的时间内达到了十万人的投票。至此,这个事情总算是从第三世界正式进军了英文国家。于是新浪便开始抽风,一会儿放松,一会儿删贴。殊不知,这种欲盖弥彰的效果却进一步引起了大众的好奇。用我朋友的话说:“原来以为这不是个事儿,现在看来它还真是个事儿!”。

    尽管我依然充分相信我党的能力可以在一夜之间让这件事情彻底消失,但是对于有识之士而言,这等于是坐实了我们司法公正和公平问题以及政府公信力问题的现状。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当然,根据我们以前的经验,我党其实是很“不要脸”的。但是这种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恐怕不是提高GDP就能赚回来的。当一个国家的公民都不愿意去相信政府的公告的时候,恐怕那个问题就会很严重了。所以我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白宫网上的投票,中国网民的力量
    白宫网上的投票,中国网民的力量
  3. 一点管窥之见

    其实在我第一次关注这个案件的时候,我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吃惊,还有一种被深深地震撼的恐惧。因为我真的很难想象在别的国家,人肉搜索可以进行到如此深入而广泛的地步。因为在西方,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其实都属于个人隐私。一般情况下,只有特定工作人员,如医生,律师,学术界人士会公开自己的工作邮箱、电话、传真和办公室号码等。即使是一般的交谈,也很少有人会打听对方丈夫、妻子的姓名和工作单位等。毕竟这是个礼仪的问题。但这一切在朱令案中都被颠覆了。

    这也难怪为什么方舟子会称广大网民为“暴民”了。因为几乎在短短的一两周之内,各种网判嫌疑人的照片,工作单位,电话,家庭住址,丈夫姓名,工作单位,子女姓名,甚至于卖房合同都被搜了出来并在网上公之于众。在西方的行事规范看来,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对于隐私的践踏。想必涉及到的国内外单位也收到了大量的骚扰电话和电子邮件。我真的不知道这种状况西方学界会怎么看?置之一笑还是其他?

    当然,这种行为我也非常理解。与西方具有完善的投诉机制不同,我们缺乏很好的官方沟通机制。譬如朱令父母所收到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决定般,冷冰冰的官方语言且没有细节,没有人性关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怎么办?更何况,法律也对于上街散步有着极其严苛的规定。于是,这种自发聚集的行为只能由实际的大街转移到了网路上。

    但是这种行为其实也引发了另一些的担忧。那就是近来海内外一直关注的文革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的影响。事实上,这次网上的集体声讨也带有明显的文革行为印记。广大网民无论技术党也好,体力党也好(看不懂?自行Google),其实都是抱着这样的一种态度——既然你不承认,那么好,我就搞臭你,搅得你不得安宁。给你贴大字报(给同事们的邮件)。殊不知,这真非君子之道。但是呢?我们可爱的政府其实行事风格也是明显的文革遗风——欺上瞒下、夜郎自大。所以这两者放在一起倒也般配。

    而更重要的,可能则是教育的反思。自1979年重新高考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系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若不信,请看现在欧美顶级实验室的华人教授有多少是那个年代出来的?事实上,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重新恢复高考的决定,恐怕博主和这里大多数的读者都还在家里修理地球吧?不过问题是,我们的教育到底教会了我们什么?事实上,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该知道投毒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非君子所为,是不齿的。然而,我们可悲地发现,无论是平民,还是我们的大学生,甚至于是很多大学教授,已经完全不知道何为君子之道。作业抄得,论文抄得,实验数据编得。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开始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学会了明哲保身,也学会了人云亦云。我们不再独立思考,我们也不再有自己的观点。这是教育的丰功伟绩还是悲哀呢?

  4. 总结

    这个博客看起来有点激进,但是却只是我的一些思考,并不代表我不爱国之类。事实上,我一直并且深爱着我的祖国,并感谢她母亲般的教育和爱抚。但是,如果我们真正希望我们的祖国有一天可以站立在世界之巅,成为真正公认的强国,我们需要做的还太多。亦如习总所言,我们需要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14 thoughts on “随笔:也来谈谈朱令案”

    1. 在这里说点什么问题还是不大的。其实一个人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或者不敢坚持自己的观点,其实于自己,于社会都是一种悲哀!

Leave a Reply to 快乐的俊俊 Cancel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